市交通局美好芜湖“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成就新闻发布会

阅读次数: 编辑:牛浩宇来源:芜湖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0-12-18 14:55 字体: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8日          发布地点:广电大楼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主持人:芜湖市港航(地方海事)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詹应线         发布人:芜湖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夏本道


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和大家见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芜湖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根据安排,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十三五”期间我交通运输发展有关情况。

芜湖是国务院“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确定的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走廊节点城市,“十三五”以来,芜湖聚焦通道建设、通行能力提升和等高对接三个方面,努力打造外快内畅的综合交通体系。五年来,交通运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在江大地上书写下交通运输发展的壮丽篇章。今天的芜湖交通,高速公路“两环九射”、辐射全国国省干道“四纵五横”联线成网;四好农村路通城达乡、进村入户水运航道“十”衔接、通江达海交通运输事业不论是在总量、规模和速度,还是质量、效益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步形成了以公、铁、水、空全面发展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回顾五年来的发展,主要取得以下成效:

一是基础建设从“数量优先“品质驱动

“十三五”期间,交通固定资产总投资完成241亿元;芜湖市公路总里程10918公里,公路网密度182.33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前列。

高速公路方面:加快高速公路网化扩容,北沿江高速巢无段、芜湖长江公路二桥相继建成通车。目前,芜湖市已建成沿江、合芜宣、芜马、巢黄、铜南宣、芜溧、天天等七条高速,通车里程284公里,路网密度4.71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二。芜黄、沪武、芜合、宁芜高速等在建、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届时我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342公里、高速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将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城际通行快速化。

国省干线方面: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完工里程185公里,建设完成投资约114亿元,较“十二五”时期提升52%。截至目前,国省干线全长1035公里,均实现了一级公路或快速化公路改造,G205南陵段更是全省唯一一条快速化通行的国道,作为省交通运输厅“十四五”期间主推的标杆示范工程;市区干线公路品质进一步提升,城市位移更加便捷通畅,经过十年砥砺前行,连接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弋江路共建设13座立交,实现全线快速化通车,时速从不足20公里提升到60公里,极大地缓解了过境车辆通行压力 。正在加速推进S334峨山路东延伸新建工程一期、G205九华南路快速化改造、G318南陵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等8条国省干线升级改造项目。

农村公路方面:先后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071.29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2057.99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9599公里,农村公路密度达到160公里/百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24.6亿元,较“十二五”时期,投资总额提升9%。全市44个乡镇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642个建制村均通不低于4.5米宽的硬化路;2020年,完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1265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全面通达硬化路。原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分别成为安徽省城乡道路一体化示范县”,原芜湖县、繁昌县先后获得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同时,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方面进行全面探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建立了完善的“市、县、镇、村”四级农村公路管理网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被列为全国改革试点市。

水运建设方面:五年来,水运建设发展主要指标始终稳居全省第一和长江干线港口城市前列,完成投资14亿元。结合芜申运河和合裕线航道,投资10.9亿元对中山桥、中江桥等沿线10座桥梁按照“一桥一景”进行改扩建,城南和主城区过江交通实现无缝连接,让长江中上游船舶经芜申运河到上海航道缩短118公里。长江黄金水道与芜申运河、江淮运河在芜湖境内形成“十”字交汇,形成了独俱特色与优势的航运枢纽,构建起“互联互通、畅达高效”的长三角高等级内河航道网。新增投产码头泊位10个,新增年通过能力750万吨,港口布局持续优化。航道通航条件不断改善,目前全市共有航道29条,航道里程728.9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Ⅲ级及以上)190.3公里。目前,芜湖港拥有各类生产经营性泊位116个,年吞吐能力1.1亿吨,其中万吨级泊位12个,5000吨级泊位53个,对外籍货轮开放泊位6个。其中芜湖港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二是管理服务从管控管制共治共享

航运模式打造新格局芜湖市以安徽港口运营集团落户芜湖为契机,全力推动建设江海联运新枢纽。集装箱转运形成“一核两翼”新格局,按照“五定班轮”模式开行实现“皖货水运”。2020年,港航巴士“芜申快线”正式开通运营,芜湖港靠泊时间不超过8小时,航行时间不超过60小时,每小时装卸箱不低于22个自然箱,航行时间由原来的10天缩短至5天。芜湖至上海直达航线,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800元/箱。班轮密度、装卸效率的提升和物流成本的降低补齐了皖江港口无直达上海港内贸支线的空白,大大改善了我省主要外贸货物的运输通道2019年全年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0.63万TEU,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

交通业态实现新跨越。2018年,通过修订《芜湖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推动网约车治理改革在全国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被国研智库《中国发展观察》杂志授予“中国样本—改革开放40周年经典案例”,分别荣获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2019年安徽省“十大法治事件”,被赞誉为新业态治理“芜湖模式”。2020年9月,市区3700辆出租汽车完成信息化设备更新,出租车“旧貌换新颜”,进一步提升出租车业服务水平目前市区出租车共有企业6家,驾驶员5709人,车辆3700辆;全市23家网约车平台取得经营许可证,1417辆网约车取得道路运输证,14730名驾驶员取得网约车从业资格。

公共交通取得新进展。目前营运车辆总数达到1470台,其中新能源公交车约占53%市区公交线路109条。成功申报“国家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城市和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2020年10月,率先实现省内市域班线全面公交化改造,开通5条市域公交线路,服务市县群众跨区域公共交通出行。编制《芜湖市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规划方案》,启动城市出行三网融合,优化公交线网和运营组织,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提升最后一公里慢行品质。

服务脱贫展现新成效。“四好农村”路为纽带,打通农村公路微循环,搭建道路扶贫的长效机制,助力脱贫“摘帽”。芜湖农村公路延伸全市44个乡镇,围绕农村公路+脱贫的模式,在带动城乡形象品味的同时,有效推动了沿线各地的美丽乡村游、农家乐、民宿经济等美丽经济的发展。马仁奇峰路、红杨镇湾西路等公路将沿途景点串点成线,现已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加速器”。  

三是行业治理从“单一监管”到“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精准施策。“互联网+交通安全教育”培训模式被交通运输部作为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的15个典型经验做法之一、列入“交通强国”试点项目;“道路运输企业智能化管控平台”获得交通运输部2019年“平安交通”创新案例“重点推荐”;第二届“安全开放日”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点赞。

政务服务打造标杆在全省率先整合交通政务窗口,初步实现“综合受理、一窗受理”;公路系统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在全省首家实现“市县同权,全城通办”;港航系统《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船舶营业运输证》实现“三证联办”,受到省交通运输厅充分肯定。

治超工作常抓不懈加强科技治超工作,已建成非现场执法卡点9处,在建卡点4处,计划新建卡点10处。五年来我市共精检车辆23万余台,查处13999台,卸载货物239417.8吨,查处75吨或100%以上共1471台,查处非法改装240台,查处货源单位189户次,吊销车辆营运证77本、吊销驾驶员从业资格证16本,停业整治12户次,处罚金额共计2653.994万元,驾驶证记分34225分。全市未发生一起因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重大交通事故。

2020年注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面对疫情汛情的双重冲击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畏艰难、奋勇争先、敢于担当、尽职履责,保障了全经济社会的平稳有序发展,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在防疫大战中防输入”,力保路网畅通,迅速在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共67个重点入口设置卫生检疫站,开展24小时交通管控措施,累计总共检测1108025人,体温异常204人。无一例输入型病例。“内防扩散”,化解出行困难,成立由55辆出租车构成的党员先锋应急志愿服务车队,免费为老弱病残就医人员、医护人员等提供服务,保留市区主干线45条公交线路180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车队,保障出行。支持供电公司、铁塔公司等多家企业提供居民基本生产生活电力、通信保障。“上下齐力”助推复工复产。成立保障员工返程包车业务服务专班,公布24小时服务电话,提供全天候包车服务,畅通外地员工的返岗路。建立运输保障服务专班,主动上门服务企业,为生产企业24小时提供运输保障服务,确保企业材料进的来,产品出的去。通过减免出租车相关费用、积极协调银保监会等部门推进出租车运价改革联合农行、电信、传媒集团出资补贴等方式改善运输市场运营环境,整合资源助力运输行业回暖。

防汛大考中举全系统之力保通保畅保安全,投入人员1880余人次,应急机械设备300台次,共维修路面约14000平方米,清理塌方约400立方米,清理塌方6处,排除道路积水25处,抢通交通中断公路4条。有效保证了连续强降雨期间的道路畅通。发布预警信息90余条。组织一支由180辆自卸货车、60辆客车等共计360余辆车船的防汛应急运输保障队伍随时待命,1300余辆公交车随时待发,各种运力迅速反应,做到10分钟调度,2小时内集合至指定地点。同时,全力加快灾后重建工作,积极争取上级灾毁补助资金9800万元。

各位媒体朋友们,“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科学擘画发展蓝图、规划实践路线、作出战略部署,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嘹亮号角。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提高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市交通局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精心谋划“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目标举措,把握机遇、顺势而上,把芜湖自身改革发展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机结合衔接;保持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即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在加快美好芜湖建设上取得更大进展。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