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芜湖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J202401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办复类别:A类
王馨委员:
您在市十四届政协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抢抓首位产业发展机遇 加快提升芜湖港枢纽能级》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局牢固树立“向海而兴、借船出海”开放意识,以港优城、以港兴产、以港聚能,努力将芜湖港建成安徽向海而行最大“出海口”和长江中下游多式联运航运中心,支撑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引领全省水运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情况
芜湖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国家一类水运开放口岸,全省最大的货运、外贸和集装箱枢纽港,是辐射长江中上游地区、淮河流域及中原地区重要的航运枢纽,是引领安徽港口深度参与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的龙头核心。芜湖港共划分12个港区(长江支流7个港区,干流5个港区),拥有47家港口企业、122个经营性泊位,其中万吨级泊位13个、5000吨级泊位57个,占全省比重分别为76.5%、36.5%。2023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42亿吨,同比增长5.2%,占全省21.1%,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41.77万标箱,同比增长13.4%,占全省57.4%,位居长江内河港口第5位(低于苏州、南通、南京、武汉);滚装汽车吞吐量31.34万辆,同比增长13.2%,占全省85.2%。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一是完善港产城规划。高标准推进《芜湖港总体规划》(2023-2035)修订,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统筹配置港口资源,提升港口岸线资源利用效率。开展朱家桥港区、裕溪口港区、三山港区交通控制性详细规划暨疏港通道方案研究,进一步优化港区疏港铁路专用线、疏港道路布局。编制《芜湖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芜湖主要港区交通集疏运体系专项规划》等系列规划,打造以芜湖港为核心的“枢纽+通道+网络”的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深入研究南京长江大桥通航政策,编制《南京长江大桥通航影响分析》、《南京港龙潭港区对照分析研究》,推动优化通航流程,着力提升船舶通航等级。
二是全面实施《芜湖港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锚定到2030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万标箱目标,以“一主两辅”集装箱运输体系为抓手,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特色突出、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集装箱内河强港,全面提升芜湖港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与市人民城建办、市铁路办、市服务奇瑞物流保障工作专班联系,紧密衔接《推进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支持芜湖港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重点分解事项,按照项目轻重缓急、完成时序定期动态更新项目清单,并逐一明确了牵头配合单位、计划完成时限,相关规划、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二)加快重点项目谋划建设
一是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快推进芜湖港三山港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安徽建华创投新材料公用码头工程、信义光伏公用码头、芜湖市滨江旅游码头等项目建设,在江北裕溪口港区规划新增汽车滚装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并推动项目建设,形成朱家桥港区为主、三山和裕溪口为辅的“一主两辅”集装箱发展格局,推动实现南北互通、跨江联动、资源共享。抢抓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业(“新三样”)发展机遇,进一步优化港口配套产业布局建设,坚持“奇瑞建厂、港口配套”,推动朱家桥集装箱码头临港服务区开工建设,拓宽奇瑞汽车“出海”通道。
二是改善航道运输条件。抢抓省交通运输厅与长航局共建合作契机,推动改善万吨级船舶进港条件。裕溪一线船闸顺利通航,是长三角等级最高、宽度最大内河船闸,年设计货运通过能力1.09亿吨。完成合裕线、芜申运河电子航道图数据从河口往里延伸5公里。推动省交通厅支持解决裕溪口水道维护水深问题。兆西河芜湖段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年内开工,芜申运河、漳河口门段航道养护工程正在谋划申报,更好发挥“十”字型主航道作用。
三是提高港口枢纽能级。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计划新建7个万吨级泊位。芜湖港朱家桥外贸综合物流园一期项目、合裕线裕溪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等重点项目相继完工,“一核两翼”集装箱运输时间由5-7天缩短至3天以内;“联动接卸”模式相对传统模式节约2天时间,较陆运节约成本30%;“联盟共舱模式”船舶装载率原平均54%提高到80%以上。开通芜湖-长江中上游、芜湖-江淮运河-豫东南航线,进一步丰富了港口航线资源,推动芜湖港江海联运发展,不断提高芜湖港枢纽能级。
(三)推动多式联运加快发展
一是做强铁水联运。谋划朱家桥港区周边土地优化整合,腾出更多空间推进朱家桥国家级多式联运工程建设,现有铁路专用线站场改造年内完工,提升装卸能力。联动衔接塔桥物流基地,打造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中转基地,充分释放港区吞吐能力。
二是做优公水联运。开展朱家桥港区、裕溪口港区、三山港区交通控制性详细规划暨疏港通道规划编制,强化港区集疏运通道互联互通,缓解港区与城市道路的交叉影响,提高港口集疏运效率。推进高速公路全面网化扩容,加快芜宣高速改扩建、铜商高速、天天高速等项目施工,力争开工宁九高速和县至无为段,谋划推进杭合高速等项目,完善“双环放射状”高速公路网结构布局。
三是做大“陆改水”“散改集”。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有限公司加大与奇瑞、江淮、美的、格力、信义等腹地重点企业沟通对接,建立物流服务工作专班,大力推进“陆改水”“散改集”,更好发挥芜湖港多式联运优势和集并中转枢纽作用。
(四)不断提升服务功能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高标准建设长江(芜湖)航运要素大市场,完成航运服务业集聚区规划,推动航运产业链上下游汇聚,省港口运营集团加快推进黄泥滩长江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建设,力争早建设、早见效。在长江流域内率先组建全新的一站式航运政务服务大厅,积极破解航运企业、从业人员办理航运政务服务事项“多次跑”“往返跑”等难题,该做法被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第9期版刊发,实现安徽自贸试验区入选简报零的突破,并成功入选全国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
二是提升口岸开放能级。三山港口岸开放已通过国家级验收,加快推动芜湖港朱家桥港区新建泊位对外开放工作,全面提升芜湖口岸发展能级。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省级层面印发支持芜湖港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抢抓省交通运输厅开展“水运安徽”战略研究契机,积极争取更多省级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芜湖集装箱口岸发展奖补政策导向作用,动态调整集装箱口岸奖补实施细则,突出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数质量、企业投资、口岸直航等方面进行奖补,提升芜湖港竞争力。
四是推动省内港口联动发展。持续巩固以芜湖港为核心的“一核两翼”航线体系,加强与上海港、宁波港以及长江中上游港口合作,稳定运行芜湖—江淮运河—豫东南航线。
感谢您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联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联系电话:3110327
2024年5月15日